国医理论

国医理论

治病之要在于把握病机

中华医道,历久弥新,德被古今,功泽寰州,理法方药垂于万世,医案医话传于千秋。...

2020-01-01 22:59:19 点击:170

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

2020-01-01 22:59:00 点击:137

中医讲解“虚实补泻”

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

2020-01-01 22:58:43 点击:162

医的三种境界

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则说透了为医之道,将“医”字,用“大”“精”“诚”3个字来解读。这3个字实际上浓缩...

2020-01-01 22:58:26 点击:209

以《伤寒论》为基础发展的伤寒学派

“浙派中医”中的伤寒学派,以《伤寒论》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经历了孕育、成长、兴盛几个发展阶段,大大...

2020-01-01 22:57:57 点击:225

儒学对中医的影响

道学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对中医的影响也深刻而长远,其“气一元论”的思想与中医理论起源密不可分,...

2020-01-01 22:57:37 点击:134

应在中医理论框架下发展中医

经典中医自洽体系,就是“古意新知”的一次尝试,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对话古人,传播经典,提高民族自信...

2020-01-01 22:57:22 点击:103

精准医学与中医学有共通之处

精准医学和中医学有诸多共通之处,尤其是在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

2020-01-01 22:57:05 点击:183

论中医之“毒”

阴阳毒 为感受疫毒,内蕴咽喉,侵入血分的病证。《金匮要略》记述的阳毒以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为特...

2020-01-01 22:56:49 点击:198

谈“马兜铃酸”色变 大可不必

马兜铃酸,一个很拗口的中药名,时隔十几年后,随着一篇论文再次走进了公众的视线。研究者推测含马兜铃酸的中...

2020-01-01 22:56:31 点击:122

解析寒热药配伍特点

配伍应用是中药的特点之一。在中药的配伍应用中,常有一些具有阴阳对立特性的两类药配伍在一起,在治疗中起相...

2020-01-01 22:56:13 点击:59

纯中药到底能不能治糖尿病

糖尿病古称“消渴病”,历代文献均有记载。殷商甲骨文已有“尿病”。《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

2020-01-01 22:55:55 点击:183

中医理论之八: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

2020-01-01 22:55:32 点击:164

精气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

哲学中的气概念,是从直接观察到的云气、水气、风气、呼吸时从口鼻散发的热气等,经过概括、抽象的一般概念。...

2020-01-01 22:55:17 点击:207

阴阳学说的形成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传 ·系辞下》)的取象思维。当人类从混沌向文...

2020-01-01 22:55:02 点击:16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可区分为中医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与中医基础理论专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前者是指由中医基础理论、中...

2020-01-01 22:54:48 点击:155

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是指相对于四诊、辨证、治法、针法、灸法等特殊科学方法而言的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

2020-01-01 22:54:31 点击:90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是整个中医现代学科群的基础。...

2020-01-01 22:54:15 点击:18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020-01-01 22:53:55 点击:79

中医中的“正”和“邪”

中医学所论的“正气”内涵相当广泛而丰富,仅就发病机理而言,正气是指人体的形体结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机...

2020-01-01 22:53:39 点击:76

中医的阴与阳

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弄懂阴阳可以避免临床上诊断的错觉诊断。...

2020-01-01 22:53:22 点击:145

中医理论之七: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中医哲学本质上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道、儒哲学(包括易学)在医学领域的运用。看起来好像十分单纯,没有什么...

2020-01-01 22:53:04 点击:113

中医理论之六: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

百余年来对中医学的捆绑,理论上主要根源于唯物论哲学,而唯物论属于还原论。现代科学和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已...

2020-01-01 22:52:45 点击:127

中医理论之五: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中国人视阴阳为万物本根,妙化之源。阴阳昭示了一种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宇宙观,并代表了一条中国特有的认识路线...

2020-01-01 22:52:24 点击:78

中医理论之四: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中国文化,是人类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同样,中国传统科学,也是人类多元科学中的一元。中医学则是中国传统科学...

2020-01-01 22:52:05 点击:177

中医理论之三: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百余年来,中医学面对西学东渐的严峻形势,历经千难万险,在西医和现代科技,特别是西方科学观念的强大压力下...

2020-01-01 22:51:44 点击:145

中医理论之二:中医启示人类 重新审视科学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中西医之争延续了一百余年,尽管中医多次出现险情,岌岌可危,但西医终归没能代替中...

2020-01-01 22:51:26 点击:188

中医理论之一: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发祥远古,博大精深,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据《史记》,黄帝时医术已相...

2020-01-01 22:51:08 点击:159

论中医之“气”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用以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概念,通常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

2020-01-01 22:50:48 点击:135

取药物之性 用食物之味——寓养于膳助力健康中国

中医药膳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自周秦以来,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演变、丰富和完善之后,中医药膳已经成为交融传...

2020-01-01 22:50:29 点击:99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